首页| 新闻| 美人潭| 百闻| 饭局| 房产| 汽车| 财经| 旅游| 教育| 生活| 文娱| 政务| 贴吧| 开封| 洛阳| 南阳| 许昌| 信阳| 平顶山| 濮阳| 三门峡| 鹤壁| 安阳| 商丘| 新乡

《一封家书》宋茜:写给家乡的一封信

发布时间:2019-08-08 13:39:09来源:

 

家书,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之一,谱写着一代又一代人对家的眷恋和对亲情的牵绊。家书寄托着离情别绪,它不仅是思亲寄情的纽带,更是远走他乡的底气。家书可以写给亲人、写给好友,写给与“家”相关联的那些人。但你是否想过,也许你还欠家乡一封家书?

“写一封家书,致最爱的你。”我们总习惯性地将这个“你”特指为某一个人,但那个我们眼中最美的家乡,同样也是我们心中的最爱。

带着质朴和真诚,青岛小嫚儿宋茜登上《一封家书》第二季的舞台。在这封写给青岛的信中,寄托着她对家人的思念、对家乡的祝福。

城市中的珍宝:时光里的童年印记

“给我的家乡青岛”,在这封写给青岛的特殊家书中,我们看到了宋茜对家乡的热爱。离开青岛在外打拼多年的宋茜,时刻不忘家乡。她在韩国参加综艺时,也时常在节目中自豪地“推介”青岛,俨然是青岛的宣传大使。

而现在,因与青岛聚少离多,她再次向青岛介绍了自己。“我是 1987年在青岛出生的。青岛,你肯定记得我吧?我的家在青岛,家里人也在青岛。我妈妈是个美女,个子虽然不高,但是身材不错,前凸后翘的。皮肤白的跟蛋清一样,怎么就没遗传给我呢?所以我的外形比较随爸爸。我爸1米7几的个子,在那个年代不算矮了,浓眉大眼,挺帅的。”

而这些关于家乡的记忆,更多地停留在小时候,停留在她与青岛朝夕相处的时光。“10岁去北京上学的时候,只有寒暑假能回家。去了国外以后,每年能回家一次。”对宋茜而言,事业在慢慢发展,但是回家的时间却更少了。“在30多年的时间里,待在家里的时间还不到一半吧……所以在我的记忆里,没有人变老,没有人离开,好像一切还是我最初离开家那个时候的样子。”

在外地人眼中,青岛是一个知名的旅游城市,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五月的风、栈桥、八大关那些闻名遐迩的地方。而对宋茜而言,青岛就是她熟悉而亲近的家乡。

饭桌上的家教:细节里的家风传承

在宋茜的家书中,提到了一个小细节:小时候的她特别不喜欢吃饭,吃几口就不吃了;但现在却不是这个样子。究其原因,在于宋茜姥姥对她的管教。

“我为了上学近住到了姥姥家,姥姥家的规定:盛到碗里的饭必须吃干净。可是我不喜欢吃饭。”本想着不吃饭可以吃菜,但是拥有一个成都人的姥爷,宋茜每天面对着一桌子辣的菜,“我小时候可是一点点辣都不能吃的,连最不辣的我都能被辣出眼泪来。”在这样的情境下,宋茜的小时候经常上演这样一个画面:人家都睡午觉了,她还在饭桌上一粒一粒的数着饭粒嚼。

礼是中国文化的精髓。而餐桌是中国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要平台。从古至今,餐桌上的礼节一直有其重要的地位。“盛到碗里的饭必须吃干净”,相信每一个家长都曾这样教导过孩子,而餐桌礼仪也是家庭给孩子的最好教养。

餐桌上的规矩,也让宋茜走上了一条“吃货”的不归路。“姥姥家吃饭蛮讲究的,每天早上几乎都是不同卤子的面,午饭晚饭都是姥爷做的各种好吃的菜。在姥姥家就吃川菜,在爷爷家就吃山东菜。注定我要变成吃货的!”

味道里的记忆:食物中的亲情密码

细读宋茜的家书,俨然就是一本美食秘籍。在她的每段回忆中,食物都占据了特别大的分量。

谈及爸爸时:“最重要的是我爸做饭好,喜欢研究,做出来也好吃,卖相也不错。糖醋鱼、清蒸鱼、葱烧海参、西红柿炒山药、炖八宝粥好多好多,据说又练了几手好菜等我回家试试呢”;谈到奶奶时:“我奶奶也可会做饭了,经常带着我擀饺子皮,自己发面做馒头包子,做卡花,做炸麻花,做猪皮冻,做各种酱货。我要是当初全学下来的话,现在估计能当个厨子了。”;想起妈妈时:“妈妈,好久没回家了,我想吃黄瓜拌猪头肉,想吃你炸的萝卜丸子,想吃鲅鱼饺子。”

而那些有些伤感的记忆,也源于记忆中的食物。在宋茜的心中,家里最宠她的是爷爷和小叔,小叔是无条件地向着她,而爷爷给予她各种贴心的关怀。“爷爷呢,每次出差回来都给我带礼物,第一次见看桶装的方便面,仿佛现在还能感觉到当时打开盖子的那股面香味儿呢……”

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。有时候我们长大了,亲人却离开了。“我去北京上学以后就很少见到爷爷了,连爷爷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。刚刚开始演戏的时候,拍到哭戏我经常会想起爷爷,我是真的想爷爷了,后悔没有多陪陪他。”正如宋茜说的那样,人这一辈子,有些遗憾可能错过了就是一辈子了。

《一封家书》第二季第12期已于5月6日晚6点在酷燃视频上线播出,同期音频将在酷我音乐独家上线。

))
0

图说天下

最新消息

头条推荐

热门点击排行

图片报道